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金橘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白药子,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白豆蔻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精猪肉(薄片)一两,铅粉少许。将肉于炭火上慢炙,旋铺铅粉,炙令成脯,每服少许。治小儿刮肠下痢,噤口不食,闭眼合口至重者。
即妊娠。详该条。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浑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虽能饮食,不语如醉,名曰血溃。用五灵脂为末,二钱,酒调下。”
出《新修本草》。为地肤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霍乱由感受污秽毒气所致者。《圣济总录·霍乱门》:“中恶霍乱者,客邪内干,正气暴乱,使胃中食物不化,气道否结,不得宣通,令人心腹卒痛,吐利烦闷,甚则精神冒昧,靡所知识。”治用十香丸、丹砂丸、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