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饴糖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病名。指感受暑热而突然咯血嗽,状似痨瘵的病证。《增订伤暑全书》卷上:“盛暑之月,火能灼金,若不禁辛酒,脾火暴甚,有劳热躁扰,而火动于心肺者,令人咳嗽气喘,骤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宜四物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病名。指产后阴道直肠漏。《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三:“产妇小便(指阴道)出粪,名大小肠交。”
病证名。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此心火乘于肝木,俗作谓攀睛是也。”详胬肉攀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