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阴阳别论》。指经闭,或指月经不按月来潮。参见经闭条。
见《滇南本草图谱》。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柿饼,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病证名。指经行时,指趾疼痛,经后自消。多因寒凝气滞血瘀,肢端血脉受阻所致。症见指、趾胀痛,肿胀触痛、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胸胁胀痛,经血色暗有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由血热为外寒所束,血瘀凝结而成。其证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治宜用砭法,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内治参见委中毒条。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病名。①泄泻的简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亦有指泄为大便稀薄,与泻不同者。《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