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由寒湿侵袭所致。《疡医准绳》卷四:“……颈上两耳后生疽,何如?曰:此名杼疽。初不甚肿,但痛痒不时而出清水,渐渐长大如玳瑁斑点者是也……急服八阵散、夺命丹。”类似乳突结核。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名。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即瓜蒂漏的别称。见该条。
腹内拘急,疼痛不舒。《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用于治疗发热等症。操作方法有:①先掐总经,清天河水,滴一点水于劳宫处,用手扇几下,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小儿按摩经·手诀》:“先清天
出《独行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