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提钩
见医述条。
见医述条。
古病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贲豚、奔豚气。《难经》列为丘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多由肾脏阴寒之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指人体下肢。《灵枢·刺节真邪》:“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
王,通旺。指当旺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直至药物焦黄爆裂。如干姜、附子、天雄等,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部色白为阳虚气血不足的证候。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阳气虚弱,阴盛于内,寒从内生,故为寒。
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