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①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
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戾气,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见《温疫论》)。
见世补斋医书条。
见伤寒论注条。
病证名。又称气泄。指气机郁滞所致的泄泻,包括七情过极所致者。《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