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卒病恶风,失欠,肉痹等。艾炷灸3~5壮。
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生理上,肝气疏泄条达,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若肝气郁结,失其疏泄之职,影响脾胃正常健运,可致肝郁脾虚;若肝气亢盛,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称为肝木乘脾土,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因而引致
病证名。指突然头脑昏乱旋转,伴有恶心呕吐的疾患。《医林绳墨·眩运》:“其症发于仓卒之间,首如物蒙,心如物扰,招摇不定,眼目昏花,如立舟舡之上,起则欲倒,恶心冲心,呕逆奔上,得吐少苏,此真眩运也。”本病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破伤风。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松香,详该条。
出《补缺肘后方》。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