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介绍】:见羊欣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因热郁不退,使生白膜,如玉凝睛,或痛或肿,久则满睛失明。”即玉翳遮睛,详该条。
证名。指心窝部有迫急不舒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舌苔黄而干燥。若苔黄干而薄,均匀布于舌面,多为外感化热,初入里而热伤津液。若黄厚而干,虽无芒刺糙裂,亦属内有实热(见《伤寒舌鉴》)。前者宜清热生津;后者当泻其实热。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