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翰林学士。长于产科,撰有《产经》2卷。
见中国医籍考条。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多因风寒湿邪外袭,或痰火壅塞经络所致。疼痛部位有固定与游走的不同。《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此事难知》卷四。即大头瘟。《医碥》卷三:“大头痛,头肿如斗,俗云大头瘟。天行疫气所发。”详见大头瘟条。
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