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八味逍遥散

猜你喜欢

  • 白浊

    病证名。①指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白浊候》:“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亦称便浊、溺浊、尿浊。详便浊条。②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证治准绳·赤白浊》:“

  • 罗国纲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 何澹庵医案

    医案著作。清·何游撰。以内科杂病为主。何氏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叙较为简略。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 坤中之要

    妇产科著作。又名《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不分卷。清·伊精阿(满族人)撰。刊于1800年本书介绍女科113种病证,简要记述其症候,列述治疗方剂76首。并附产后生化论,治症活法及产后调护法等专论。

  • 交接出血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八。亦名交结出血、交感出血。指性交出血。多因肝火妄动不能藏血,脾虚不能摄血,或交媾损伤所致。治宜调补肝脾。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伏龙肝。应检查局部有无损伤及病变,可用中西医

  • 缪存济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慕松。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多病而学医,认为疾病以伤寒最为重要,于是采集前人关于伤寒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见解,编成《伤寒撮要》。另撰有《识病捷法》一书。

  • 周文铨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衡。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人,后迁金陵(今江苏南京)。初学儒,后习医,崇尚朱丹溪、李东垣学说,治病每多良效。

  • 寒伤形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寒邪能伤人形体。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缩。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泄,则出现头痛、恶寒、无汗、肢体疼痛,脉浮紧;寒邪客于筋脉肌肉,使络脉急引,气血受阻,痉挛疼痛,或麻痹胀痛等

  • 寒喘丸

    经验方。见《江西中医药》1956.2。砒石二份,豆豉十七份,江米粉一份。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0.09~0.15克,夏季停服。治寒喘。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紫金丹加味而来。

  • 胎赤风眼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指新生儿感受风热毒邪,引起白睛充血发红的症状。治详眼胎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