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微旨大论篇

六微旨大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阐述天道六六之节,应天气,应地理,主岁主时加临之六气,其所论各节内容至为精微,故名。文中还对宇宙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特别是生化方面作了反复的说明,同时对万物在气交中正常发展和反常的变易关系加以论述。

猜你喜欢

  • 嵌指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 金风化痰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凤仙花(去青蒂,研末)一捧,大葱自然汁、米醋各一茶盅,广胶(切米粒大,入葱汁内泡)三钱,人中白(微煅存性,研末)八钱。先将葱汁、米醋、广胶入锅内熬化,次入凤仙花末

  • 内阳池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前臂屈侧,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热心痛

    证名。指邪热攻心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学入门》卷五:“热因心包络暑毒乘心,痛彻背俞,掌热,黄连香薷散加蓼草,或单黄连丸。”《医学心悟·心痛》:“热痛者,舌燥唇焦,溺赤便秘,喜冷畏热

  • 真寒假热证

    证名。即阴证似阳。指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证候。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寒假热也。假热者,水极似火也。凡病

  • 太阴络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漏谷。见该条。

  • 格阳喉痹

    病名。《景岳全书·杂病谟》卷二十八:“格阳喉痹,由火不归元,则无根之火,客于咽喉而然。其症上热下寒,全非火证。凡察此者、但诊其六脉微弱,全无滑大之意,且下体绝无火证,腹不喜冷即其候也。”俗称上热下寒喉

  • 阴突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

  • 外科消法

    同内消。详该条。

  • 卒失音

    病证名。突然声音嘶哑。《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喉咙者,气之道路;喉厌者,音之门户。有暴寒气,客于喉厌,喉厌得寒,即不能发声,故卒然失音也。”治宜温散寒邪。用金沸草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