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八痢之一。小儿因受惊气机逆乱,湿注肠道而成痢者。多由外感惊恐,肝气逆乱,阻滞气机,湿浊内仃,下注肠道所致。症见腹痛,便下青色粘胨,心烦不食。治宜温肝燥湿。用左金丸。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手掌。《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而能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桃仁(去皮,炒)、当归尾(酒洗)各一两,牛膝(酒浸)四两,赤芍药、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川芎五钱。为粗末,以甜水十盅,炭火慢煎至二盅,加麝香少许,分四次,空腹服。治死血
①亟(qì)。屡次夺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②亟(jí)。急切夺走。《素问·腹中论》:“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望诊中判别人的基本肤色及生理性个体肤色特性,由此构成某个体面部的主要色泽,故称主色。主色属正常生理性肤色,与客色相对,主客均属正色的范畴。参见正色、客色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1333~1334年(元统年间)曾任医侯郎,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官医提举。
【介绍】:参见程邦贤条。
【介绍】:见张炳条。
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上腭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