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处,徐徐向上举,掌心朝上,指尖相对,再缓缓向两侧分开,同时上身向前俯,两掌渐渐合拢、相迭,掌背尽量靠地,然后上身起立,两掌如抱
旧病名。是生于肘膝部的一种疮疡,溃后有数孔,状似人面,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此证生于两膝之上,形如人面。然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而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此系皮肉坚硬之所,且生疽毒则里先溃后烂,皮
见《千金要方·论证》。同龈。详牙龈条。
【生卒】:1889~1969【介绍】:现代医家。湖南长沙人。早年随父学习中医并临症多年,曾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明道中医学校等处任教。建国后,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后调中医研究院参加临床工作。著有《四诊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二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冬痹也。”详手少阴经筋病候条。
【介绍】:见叶慕樵条。
①经穴名。代号:BL67。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头痛,昏厥,
即资生丸,见该条。
民族方书。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566年。前后传抄11次。全书共16面。载病名76个。按病名分为:疮症、风症、痛症、伤症、不通症、其他症、产后病、毒症等8类。载药275味,方剂243首。按病名、药方、用
见《疡科纲要》。高突于疮口之肉芽,影响脓毒排泄。可用丹药或乌梅肉炭、冰片研匀外敷去之。见疮疡生胬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