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由督脉经火毒而成。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初如粟米,渐如鸡子,坚硬疼痛。疮顶塌陷,根脚漫肿,色暗者属虚;若色红肿硬、顶尖脓稠者属实。速溃者顺,迟溃者为逆。治同外痈、有头疽。
①经穴名。代号RN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一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
六淫之气中于人,与人体的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同气,如风入厥阴、寒入太阳等;不与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客气。《素问·标本病传论》:“人有客气有同气。”
病名。见《伤科汇纂·凡例》。即脱臼,见该条。
见外科钤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即针拨白内障术。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见《本草纲目》。即没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