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肩疽。见该条。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皮刺疗法、小儿针疗法。是指用皮肤针刺激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多针、浅刺及刺激面广的特点。因所用的针具不同,又分别有“七星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滚刺疗法”等名称。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
【介绍】:见虞洮条。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见图125)。睑废、拳毛倒睫等使用竹夹后,卸夹时,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图125
见《内蒙古中草药》。即蚱蜢。详该条。
【介绍】:见王锡錱条。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