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下黄肥疮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外搽碧玉散

猜你喜欢

  • 脱髎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三。即脱臼。详该条。

  • 删繁本草

    书名。见《通志·艺文略》。5卷。唐·杨损之撰。杨氏“以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寻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补注神农本草》),已佚。

  • 初生着噤

    即着噤。见《幼幼新书》卷五。详着噤条。

  • 五果为助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助,佐助。《本草纲目》:“辅助粒食,以养民生”。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 证治针经

    书名。4卷。清·郭诚勋辑于1823年。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妇科病证证治,每篇赋文均附以简注,各篇篇末附列治疗方剂。为医学入门书。

  • 半边梳

    见《广东中草药》。即半边旗,详该条。

  • 汪广庵

    【介绍】:见汪宏条。

  • 马齿菜

    见《太平圣惠方》。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 马料豆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 漆脚

    见《中药材手册》。为干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