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叶桂

叶桂

【生卒】:1667~1746年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经验丰富,年三十岁时,其医名与父名已同噪于大江南北。叶氏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证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独到论述,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其于医理,主遵张仲景,能师古而不泥古,亦能采纳民间单方验方。其于温病,以仲景之说为体,而以刘完素之论为用;杂证则取材孙思邈李杲朱震亨张景岳喻嘉言诸家,并有所发挥,但有时持论失之于偏。著述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以及《未刻叶氏医案》,均由于其门人编辑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 兔唇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 传心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生于胁下京门、带脉穴之间,初起痛痒彻心如针刺,胁下不能转动。治法同痈疽。

  • 浮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浮翳。《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从瞳神内映出白色”,“如冰光白色,环遮瞳人”(《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 石膏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当归(酒炒)、川芎、白芍药、干地黄(酒蒸)各一两,石膏、知母各五钱。为粗末,水煎服。治妇人妊娠伤寒,身热大渴,蒸蒸而烦,脉长而大者。

  • 司地

    运气术语。出《素问·本病论》。即在泉。参见司天在泉条。

  • 稻蘗

    出《本草纲目》。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 俳(pái 排)

    即废,肢体瘫痪。《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张志聪注:“痱之为病,四肢不收。”

  • 水沟

    ①即人中沟,见该条。②经穴名,代号DU26。出《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名人中。别名鬼宫、鬼市、鬼客厅。属督脉。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一说“在鼻下三分,

  • 乳菌

    病名。俗称鹅口疮。发于婴儿。指婴儿口中肿起如菌状,致使婴儿不能吮乳者。多因胎中蕴热所致。轻者以软布蘸京墨拭口,数次可愈。或以冰硼散、朱黄散等拭口,日数次。亦可用银花、甘草煎汤服饮。

  • 络却

    经穴名。代号BL8。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胳却;《医学入门》作络郄。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5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头正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