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合谷

合谷

经穴名。代号:LI4。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或当拇、食指并拢时,在第一骨间背侧肌隆起之中央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以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孕妇不宜针灸(图58)。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气。

图58

猜你喜欢

  • 三阳之络

    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扬穴。《灵枢·寒热病》:“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马莳注:“如不得汗,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盖太阳为三阳也。”

  • 热涎

    六涎之一。指劳伤精气,髓海空虚,虚热内生,灼液而成的痰涎。《史载之方》:“脏腑骨槽,虚热转盛,其涎所积,隔在中焦,因其肾脏之虚寒,邪气与热涎相交,发为疼痛。”

  • 藕汁茯苓饮

    《金匮翼》卷二方。茯苓、炒蒲黄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生藕汁、小蓟根汁、生地黄汁调下。治蓄热吐血。

  • 冬青实

    出《本草图经》。即冬青子,详该条。

  • 枕骨的简称。《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 环珠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厥痛

    病证名。指妊娠心痛。永思堂主人《胎产合璧》:“孕妇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或肝气不畅,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动下血,乃伤触子脏也,用安胎散(白术、当归、黄芩、甘草)或火龙散(川楝、茴香、艾叶

  • 夷则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肠泻

    病证名。《医林绳墨·泄泻》:“肠泻则疼,或腹痛肠鸣,痛一阵而泻一阵也。此由脾气不利,阴寒留滞。宜以升提其气,又兼温而养之。”参见泄泻、脾泻条。

  • 大通草

    见《四川中药志》。即通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