脬,膀胱的别称。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膀胱与肾相表里。故此证与肾阳虚有关。症见小便淋沥不断,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治宜补肾固脬。
即紫金皮散,见该条。
病名。太阴头痛、厥阴头痛、少阴头痛的合称。《罗氏会约医镜·论头痛》:“太阴头痛,脉沉缓,身体沉重,或腹痛,必有痰也,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脉沉细,必寒厥,以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痛,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解剖部位。出《灵枢·经脉》。①又名山根、下极、王宫。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为足阳明经的起点。②指整个鼻梁。《证治准绳·杂病》:“颊亦作齃……俗呼鼻梁。”
见仁端录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榕须,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明时攻要伤寒论》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