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湖南药物志》。为飞龙掌血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背三七之别名。③见《贵州草药》。为三对节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指因偏嗜甘味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糖哮加佩兰三钱,再用海螵蛸火煅研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沙糖拌匀调服。”参见虚哮条。
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生脉散,见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乳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檀香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产育保庆集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长强,见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该条。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
【介绍】:参见刘邦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