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衄血》。因肝胆郁热,心肾之阴受损所致。常伴见胁痛口苦、烦躁不眠等症。治宜清火解郁、滋阴泄热,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减。也有因外感,邪热郁于阳明不得发越所致者,症见目痛鼻干不眠,或身热口渴
即接产。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介绍】:见徐复条。
参见救伤秘旨条。
指初潮月经。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出《伤寒论》。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导致的变证。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柯琴注:“伤寒者,寒
见《要药分剂》。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介绍】:见郑宏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