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风

喉风

病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泛指咽喉多种疾患。《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多因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喉风论》卷上:“无言喉风者,皆有喉肿而痛,恶风发热之症。”症见咽喉肿痛,或痛连项颊,继之痰涎涌盛,语声难出,吞咽呼吸均感困难。若邪毒内陷,则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咽喉内外俱肿,甚则窒息。《焦氏喉科枕秘》:“喉风积热气喉中,壅塞须臾气不通,痰涎肿痛难言语。”历代文献虽载喉风者有十二证(《喉科秘旨》)、十六证(《喉科杓指》)、十八证(《喉证全科紫珍集》)、三十六证《重楼玉钥》等,然因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不同,而有酒毒喉风阴虚喉风肺寒喉风劳碌喉风等之分;因其发病后喉间颜色不同,又有紫色喉风淡红喉风白色喉风等之异;因其发病急缓,而有急喉风慢喉风走马喉风等之殊;因其发病后症状不同而有紧喉风呛食喉风脚根喉风哑瘴喉风叉喉风等之变。详见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补肺阿胶汤

    即阿胶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证同。见阿胶散条。

  • 三捷汤

    《医学传心录》方。青皮、当归尾、香附、柴胡各一钱,官桂五分,槟榔、橘核、木通、赤茯苓各二钱,大茴香(微炒)、紫苏各七分,黄柏三分,炒荔枝核七个,生姜一片。水煎,空腹热服。治肝经湿热下注,不得泻越,或为

  • 小升丹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三仙丹。水银一两,明矾、火硝各一两二钱。为末,入锅内,用瓷碗一具(先用生姜片擦碗内外,以防碗炸)盖定,碗口以潮皮纸捻挤定,碗底用泥封固,炭火炼制,约三炷香,停火候冷,刮下碗内药

  • 鬾(qī 奇)气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 卫气同病

    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症见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热解表,表里两解。

  • 白薄滑苔舌

    舌苔薄白而滑润的舌象。本舌比白微滑苔的苔上津液较多,似米汤敷于舌面,主外感寒湿,或体内素有寒痰宿饮(见《伤寒舌鉴》)。前者宜祛寒化湿,后者当温化痰饮。

  • 四蒸木瓜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方。威灵仙(苦葶苈同入)、黄芪(续断同入)、苍术(橘皮同入)、乌药(茯神木同入)各半两。以大木瓜四个,切盖去瓤,入上药,用盖簪定,酒洒蒸熟,三蒸三晒,取药焙干为末,研瓜为膏,搜

  • 尽头牙

    又称尽牙,即智齿,详尽牙条。

  • 颊车骨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 医林枕秘保赤存真

    见保赤存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