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嗽血

嗽血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①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又称咳血。《症因脉治》卷二:“咳血即嗽血。”有外感内伤之别,详见外感嗽血内伤嗽血条。②指咳声轻而多痰、痰中挟血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治宜清痰降火,用瓜蒌、贝母阿胶海浮石竹沥之属。亦有脾虚者,可兼见食少泄泻,宜用理脾阴正方、六君子汤加桑皮五味子,有火加逍遥散。本证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肺结核等疾病。参见咳血、嗽血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少征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征代表火运,故不及之火运称为少征。

  • 极热

    证名。又名大热。见《幼幼新书》。极热临床见于伤寒发热,脚气毒遍内外,烦热口疮、狂叫等证。《千金翼》以七水凌主大热。参见七水凌条。

  • 悲伤

    指悲哀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悲伤》:“悲则气逆,愤郁不舒,积久伤肺,清肃之令不能下行。”用加味参苏饮。参见善悲条。

  • 翰林医痊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灶中黄土

    出《金匮要略》。即伏龙肝,详该条。

  • 脉气

    ①脉中的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②出《素问·气府论》,即经气。详该条。

  • 病发于阳

    ①泛指肌表或阳经所发生的病证,反映病变在表。②辨证上,如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阳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痁(shān 山)疾

    古病名。即疟疾。《说文》:“痁,有热疟。”《左传》:“齐侯疥,遂痁。”《丹溪心法·疟》:“疟又名痁疾者。”明·卢之颐《痎疟论疏》:“痎疟总名曰痁。痁者,秋时寒热兼作,即痁作而金伏者是也。”

  • 内经辨言

    医经著作,不分卷。清·俞樾(曲园)撰于1850年。此书乃俞氏《读书余录》之一。总收48条《内经》经文。俞氏发挥其考据之长,以决《内经》之疑、之阙、之异;以断注家之失、之得、之误。考据精确,使《内经》中

  • 痼冷

    出《千金要方》卷十六。指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以昼夜恶寒、手足厥冷为主症。或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或呕恶清涎、饮食少进;或小便频数不禁、尿色清白;或腰腿沉重、如坐水中;或阳萎不举、精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