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出《诗经·大雅》。即妊娠。妇人以身中复有一身,故名。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出《濒湖集简方》。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热毒之气,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外,上赤如丹热,毒与血相搏而风气乘之,所以赤肿进走而遍体。亦称赤进丹毒,治宜清热解毒,用大连翘汤、消毒饮加减。
【介绍】:见余岩条。
脏腑有严重的内伤。《素问·宝命全形论》:“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为坏府。”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莲花,层层叠起,有细孔,痒痛出脓水。”即肛漏日久,外口肉芽增生,时出脓水而自觉痒痛者。宜如圣散外敷,内服槐角地榆丸;或手术治疗。参见漏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