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溲
大便的别称。详该条。
大便的别称。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内障。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古今医统》。近代《中国针灸学》等名肠风。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主治小儿饮水不歇,黄疸,肠风下血,痔疮,腰痛,遗尿,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脊上三个穴位的合称。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哑门穴下1寸处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脑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各直刺0.5寸~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推拿穴位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腕部大横纹的桡侧边。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胡椒药材之一种,详胡椒条。
书名。4卷。清·张学醇撰。刊于1896年。作者认为“确有所见,虽经文可易也”。全书阐发己见,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见解,以辨析纠正医籍中的沿误,故题名《医学辨证》。内容有医论、本草选释、按症列方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