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针灸甲乙经》。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书名。1卷。清·华壎撰。刊于1879年。本书专论麻疹(痧麻),首为总论,次列正候、兼候、回候、变候及附候五类。每类又分若干节,介绍证候、治则等内容。末附治痧三方。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①八纲中的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②典型的实热证,如壮热、面赤、头痛、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粗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数有力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心中自觉寒冷,甚或寒颤。常因心阳虚衰不振所致。《素问·刺疟篇》:“肺疟者,令人心寒。”
用滋润的药物,治疗津枯血燥证。《汤液本草》卷上:“湿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又如肺受燥热,咳嗽无痰而胁痛,口舌干燥,舌红无苔,用清燥救肺汤以清燥润肺。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岗梅根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冰糖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