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下肢抽筋

妊娠下肢抽筋

病证名。指妊娠期下肢抽痛,反复发作。多因肝血不足或感寒所致。若素体血虚,或妊娠恶阻严重,化源不足,孕后精血聚以养胎肝血愈虚,筋失所养。症见妊娠期下肢酸楚或抽搐疼痛,步履不便,夜间或入睡后尤甚,面白形瘦,头晕眼花,肢体发麻。治宜养血柔筋。方用四物汤川芎,加鸡血藤首乌、炙甘草。若因感寒受冷,血被寒凝,血脉运行失畅。症见下肢掣痛或转筋,得温稍减,微恶风寒无汗。治以散寒解肌舒筋。方用桂枝汤加木瓜独活威灵仙。同时取麸皮炒热布包熨患部,每次20分钟,一日2~3次。

猜你喜欢

  • 一串红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禹粮石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 十二经络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 仙传外科集验方

    书名。又名《仙传外科秘方》。11卷。元·杨清叟撰,明·赵宜真集。刊于1378年。卷1总论痈疽发背及内服荣卫返魂汤的加减法;卷2~4重点论温、热、凉性三个外用药方的用法及其他外科通用方;卷5~7为痈疽、

  • 痰积脘痛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 疮疡灸法

    疮疡外治法之一。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借艾灸热力及药物作用以达疏通经络,散结拔毒之效。凡疮疡不论阴证、阳证,初期均可使用之。《外科精义》卷上:“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用法有三:①直接

  • 虫病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指蛔虫扰及胆胃而致剑突下剧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的证候。《幼科发挥》:“虫病乃蚘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一般

  • 天疱疮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易患,分两种类型。①发于夏秋之间,起病急骤,互相传染。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郁于皮肤而成。初起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楚,皮薄光泽,顶白根红,破流滋水,蔓延迅速。即脓疱疮。治

  • 尺泽

    ①经穴名。代号LU5。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