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陆真翘条。
病名。见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多因七情郁火,湿热下注所致。阴中或肿或痛或痒。治疗参见阴蚀条。
见《药材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学家。籍贯不详。曾任尚药奉御。657年曾参加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的编写工作。
【生卒】:1722~1772【介绍】:清代医家。字玉璜,别号柳洲。浙江杭州人。世代业医。因见江瓘的《名医类案》不够完备,于是编成《续名医类案》,对明以后的资料补充尤多,内容丰富。另著有《柳州医话》。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