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晕

子晕

病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妊娠眩晕。平素血虚,孕后血养胎,孕至七、八个月阴血愈虚,不能上荣清窍,以致虚火上炎,鼓动其痰,或因气虚而致眩晕。重者忽然昏倒不省人事,少顷即醒,又若常人。宜养阴清热,佐以祛痰,用葛根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秦艽防风丹皮细辛)加竹沥;若气虚者,宜补气安胎,佐以祛痰,用人参麦冬散(人参、麦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炙草、竹茹);血虚者,宜补血安胎,佐以祛痰,用胎元饮加黄芩。

猜你喜欢

  • 失颈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

  • 风牙痛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参见牙痛条。

  •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 阴虚劳复

    劳复证之一。《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阴虚劳复者,由温热伤阴,肾液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症仍头痛发热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无力者,此真阴虚劳复也,宜七味葱白汤,清润而微汗之,或

  • 握法

    推拿手法。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一松一握,反复进行。多用于四肢部。

  • 十珍汤

    《审视瑶函》卷三方。生地黄(酒洗)、当归(酒洗)、炒白芍药、炒地骨皮、知母(盐酒拌炒)、牡丹皮(童便浸炒)、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一钱半,人参、甘草梢各五分。为粗末,水煎服。功能滋阴降火,养

  • 李继皋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南行方》3卷,已佚。

  • 挂线疗法

    肛漏治法。《古今医统》:“……指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即用药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筋挂开漏管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扎线的张力,逐渐使局部气血阻断,使组织缓慢发生坏死,从而达到逐步切开

  • 马元台

    【介绍】:见马莳条。

  • 污血胁痛

    病证名。污血即瘀血。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扑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赤水玄珠》卷五:“跌蹼损伤,瘀血停积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