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母配穴法

猜你喜欢

  • 中极

    ①经穴名。代号RN3。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 辨痰

    辨别痰的性状,作为辨证的参考。辨痰时要注意痰的颜色、形状、稀稠度、气味等。一般寒痰色清,湿痰色白,火痰色灰黑,热痰色黄。形如败絮、色如煤始的是老痰。滑而易咯,是脾的湿痰;燥而难咯,是肺的燥痰;青而多泡

  • 秘方定振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天麻(蒸熟)、秦艽、全蝎(去头尾)、细辛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煨)各二两,防风、荆芥各七钱,白术、黄芪各一两五钱,威灵仙(酒洗)五钱。为细末,酒

  • 食鯸鲐鱼中毒

    病名。《诸病源候论·食鲐鱼中毒候》:“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即河豚中毒。详该条。

  • 肩尖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 硬壳藤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何大任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南宋医生。曾在太医局任职。家藏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于1216年(嘉定九年)刊刻,并为之作序。

  • 仲冬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太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一月之时,故名之曰仲冬痹也。”详手太阴经筋病候条。

  • 肝气不和

    肝主疏泄,太过与不及皆为肝气不和。症见急躁易恐,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少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亦可影响脾胃而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治以疏肝理气为主。

  • 产后喑

    病证名。系指产后发音不出。产后心气不足,气阴两虚,阴虚则咽喉失于濡养,阴无以化气,气不能上达于喉,故发音不出,或因产后心气虚,为外邪所中而致喑。《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八:“产后不语,因心气虚而不能通于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