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治痘详说
见幼幼集条。
见幼幼集条。
即手第四指。又名小指次指。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又名千金散。制乳香、制没药、朱砂、蛇含石(醋制)、轻粉各15克。为细末,掺疮面,或粘附在纱条上,插入疮中。功能化腐。治一切恶疮,腐肉不脱者。
①泛指小便。《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吴崑注:“泾,水行有常也;溲,溺溲也。”即常行的小便不利。②指大便和小便。《素问经注节解》:“泾,大便也。溲,小便也。”③泾作经。《素问经注节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东医宝鉴》作外丘。即伏兔,见该条。
出《脉经》。即妊娠。详该条。
五疳之一。又名惊疳。是因小儿恣食肥甘,积滞生热,热传心经所致。症见患儿面红,眼白中有红丝,高热,有汗,时时惊烦,咬牙弄舌,口燥渴饮,口舌生疮,胸膈烦闷,睡喜伏卧,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热重者宜清心泻火,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接脊。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