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嗜酒过度,湿热结蓄大肠所致。初起宜清湿热,解酒毒。选用黄连丸、酒蒸黄连丸、约营煎、聚金丸、槐角丸之类。日久下痢脓血,腹痛不瘥,宜用乌梅丸、樗白皮散。酒湿从寒化者,宜用二术煎、四君子汤或葛花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一曰气漏,或肿或消,痛胀难忍者是也。”泛指时愈时发的漏症,漏孔时出脓水者。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瘰疬。即颈腋部淋巴结结核。《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所以名为鼠瘘,清·莫枚士《研经言》指出:“鼠性善窜,……瘘之称鼠,亦取串通经络为义。”
见《针灸聚英》。即进针法,见该条。
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
①经穴名。代号:RN18。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三肋间隙。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
见《金匮要略》。即走马汤,见该条。
《眼科纂要》卷上方。柴胡、黄连、黄芩、赤芍药、蔓荆子、栀子、龙胆草、木通、甘草、荆芥、防风。水煎服。治目暴痒、暴肿、暴红,一、二日后,畏风畏明,见风、见光则痛如针刺,或泪下如滚汤者。
《济阴纲目》卷五方。三棱、莪术各四两,芫花一两。同入磁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口,以灰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同棱、术焙干为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生姜煎汤送下;若妇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