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黄狗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见隐疹条。
见《江西草药》。为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见面王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香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籍贯不详。撰有《医苑》1卷,已佚。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多因胃气大伤所致。
证名。多由内有瘀血或痰饮所致。两眼周围目胞呈黯黑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又李中梓《诊家正眼》卷一:“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节痰痛,痰
①指邪气轻浅的病证。《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②指中里的病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此处小邪,后世注家有多种解释:《金匮要略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