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减。
即妊娠病。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回气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菟葵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身痒。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LU10。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荥(火)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当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布有桡神经浅支和从拇指流向头静脉的小静脉支。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以及扁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