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参
见《湖南药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或问喉之两旁生疽何如?曰:此名夹疽。”即夹喉疽,详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为木芙蓉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盛端明条。
【介绍】:见苏轼条。
即捻子。详该条。
推拿手法。食、中两指并拢,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有清醒头目等作用。常用治头痛。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之才条。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
病名。见《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本病以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