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①《外科大成》卷四:“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但其因风邪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柠檬之别名,详该条。
脉学著作。1卷。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
见《药材学》。为枣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①肓膜。《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②心下膈上的部位。参见膏肓条。
舌根部苔微黑带灰,舌尖黄苔。为里实热证或阳明府实,阴液受伤证候,宜急下存阴。此舌虽较黑根稍轻,但不及时治疗,一二日亦变黑根(见《伤寒舌鉴》)。
病名。①痈疽五发之一。《卫济宝书》卷上:“瘭者,始初聚结尖肿,根脚赤白色,高处带红赤,肿实疼痛,憎寒壮热,口干渴,百节疼痛,困倦沉重。饮食者,未破者,即下大车螯散。如先破,下小车螯散,然后服轻肌活脓内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又名代甲、糟指、土、爪、淪指、遭指。系由指、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而成的指甲两旁及指甲内急性化脓性感染。《疡医准绳》卷三:“代指者,先肿焮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
【介绍】:近代医家。字叔莹,浙江桐乡人。幼时随父入川从杨伯庚习医,研习《郁谢麻科合璧》,据以治疹,每获奇效。1931年与萧龙友等合资重印。谓麻疹无不涉及咽痛者,当达表透邪,不可惟务滋腻。1915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