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齿龈红肿如瓣状。常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气味。为热毒内攻、胃火炽盛之证(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指臀股之间。《素问·气交变大论》:“髋髀如别。”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介绍】:见倪维德条。
骨名。即髌骨。详髌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风邪伤及脾胃而致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治风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无度,用胃风汤;《医学入门》卷五治风痢恶风鼻塞,身痛色青,或纯下清水,用古苍术汤、神术散;《时病论》卷三治风痢先泻
见西法针灸条。
病证名。由脾经风热所致。症见下睑内生肉粒,色黄而软,细小如粟。治宜祛风清热。可选服银翘散或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参见粟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