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阳明大肠经,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见《四川中药志》。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见《中药志》。即干地黄,详该条。
即伤寒坏病。见《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坏伤寒》:“坏伤寒者,以医者不辨阴阳,错谬下汗,置病不解,坏证乱经。又伤寒过经,热留脏腑,病候数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纪律,皆名坏病。”参见
伤寒误治变证。指误用吐、下后,阳气受损,阴寒格拒阳气,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而饮食入口即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饮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