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合小肠

心合小肠

脏腑相合之一。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心主血,小肠主泌别清汁,奉心生血。心热下移小肠,可出现小便赤涩尿血;小肠实热,每见心烦、口舌糜烂。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一脏一腑,表里互相输应。《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猜你喜欢

  • 图注八十一难经

    书名。8卷(又有4卷本,内容同)。明·张世贤注。刊于1510年。张氏鉴于《难经》一书文义隐奥,以前各代学者注本中,除诠解文义外,每多附以图解,然皆限于个别几帧。故重新为之增绘图表,使每一问难均附一图,

  • 粗干如沙鱼皮舌

    舌干枯燥裂,糙刺如沙鱼皮。为津液干涸之候,症属危重(见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

  • 升均汤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升麻、葛根、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紫草(或红花)、甘草。为粗末,每服三至五钱,加生姜,水煎服。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或吐泻热渴。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人参芦、白术芦、茯苓

  • 腰奇

    经外奇穴名。位于骶正中线,当尾骨端上2寸处。主治癫痫,向上沿皮刺2~3寸。

  • 声嗄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八。嗄者,声破(《玉篇》);声变也(《集韵》);《红炉点雪》卷二“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系指音嘶不清、发声不彰。即音嘶。详该条。

  • 水筋骨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 凌厚堂

    【介绍】:见凌堃条。

  • 张明叔

    【介绍】:见张炳条。

  • 无音

    病证名。即瘖。出《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此为暴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而无音者为久瘖。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叫子瘖。《

  • 产后面黑

    病证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