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1卷。日本丹波雅忠辑于1081年,丹波元简校订于1795年。此书选录《肘后方》、《范汪方》、《小品方》及苏恭、陶弘景、陈藏器等34家晋唐医方242首,分为52门。辑蒐颇广,间有《千金方》、《外台
①强壮、横溢。《灵枢·论勇》:“肝气上举,胆气横溢。”“肝浮胆横。”②专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燥横运。”③横行或支分。《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④五行中之相乘,即反克。《
古病名。九积之一。指饮涎壅聚而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涎积,咽如拽锯,朱砂、腻粉之类,甚者瓜蒂、甘遂。”上药性烈有毒,宜慎用。参见痰积条。
病证名。即感受风寒病邪而引起的发斑证。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又名红眼伤寒。临床以皮肤发斑有色点而无颗粒为特征。有阳毒和阴毒之不同,详阴毒、阳毒条。
病证名。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经后、出现乳房作胀,连及胸胁或乳头胀痒疼痛、或有硬块触痛,甚至不能触衣。多因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肝胃经脉阻滞所致。症见乳房胀痒作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治宜舒肝解郁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和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
书名。12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1~3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4~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证名,俗称醋心。指吞酸之轻症。《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上为中酸,俗谓之醋心。”详吞酸、吐酸条。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