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见鼻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
证名。《此事难知》:“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芪汤类主之。”《医学刍言》:“膺胸之下,即为中脘。中脘痛,手不可近,寒痰积气为多,实者宜五积散,虚者宜加味香苏饮。”参见胃脘痛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脉象之一。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