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怀祖,海虞(今浙江常熟)人。撰有《本草经辑要》一书(1809年),为明代名医缪希雍所著《神农本草经疏》一书的辑要。
出《经验良方》。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寿保元》卷六喉痹篇:“声哑,失音不出,用猪板油切烂入蜜,重汤煮熟,食之。”即喑。详喑条。
指气对血的推动、统摄和化生的作用。气为阳,是运行的动力;血为阴,是物质的基础。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脾气虚则血失统摄而溢,气火盛则迫血妄行而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
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之血。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律条。
病名。脱肛之别称。见《外科大成》卷二:“截肠者,脱肛症也。”详脱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