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天行时疫的一种。见《续名医类案·奇疾门》。多为血枯而感天时不正之气所致。以其肉推之则一堆,平之则如故为特征,并见头痛发热,恶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无力等症。治法不宜单从发散,须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首
【生卒】:1750~1802【介绍】:清代医家。字元长,号澹安,又号福泉山人。青浦(上海)人。其先人自宋代起数代业医,世仁为第二十二代世医,长于望、闻之术,撰有《伤寒辨类》、《何元长先生医案》。其医案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冷热利。详该条。
出《岭表录异》。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脏腑惊证之一,详脏腑惊证条。
病名。见《石室秘录》。即鼻祟。详该条。
【介绍】:见江时途条。
病名。亦称燥凉。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寒者,与温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温病条辨》卷四:“盖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