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经药。即方中的使药。又称引经报使,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咽喉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
证名。出《素问·风论》。王冰注:“上渍,谓皮上湿如水渍也,以多汗出故尔。”《类经》卷十五:“上渍者,身半以上,汗多如渍也。”
医论著作。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组编。此书以医论形式介绍浙江名医潘澄濂之学术经验,共十九篇,分四部分:理论探讨、治疗肝病经验、治疗急性热病经验、其它内科杂病证治经验。198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即盘肠生。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藏医学术流派之一。指以舒卡·年姆尼多吉为主,包括著名医家舒卡·洛追给布等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所创立的学术派别。其特点是擅长使用清热药物,对温热病的治疗有良效。此学派还以擅长绘制人体解剖图的绘制著名于世。
病名。①即湿霍乱。《医学入门·霍乱》:“一种暑霍乱,即湿霍乱。”详该条。②指感受暑热而致的霍乱。详伤暑霍乱条。
气功著作。明·周履靖编集。全书三卷。系一部气功功法汇编著作,收录在《夷门广牍》丛书中。第一卷包括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胎息秘要歌诀,却病延年六字法,五禽戏图,八
病证名。又名风眼。《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此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参见眼弦赤烂条。
《冯氏锦囊秘录》卷二十方。熟地黄(如大便不实焙干用,如阴虚者加倍用)八钱,制麦门冬(去心,恐寒气可拌炒,米炒黄色去米,肺脾虚弱者少减)三钱,白术(炒深黄色,置地上一宿,出火气,不用土炒,如阴虚而脾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