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敷药发泡疗法

敷药发泡疗法

用某些对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穴位的治疗方法。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蚖……以葪印其中颠。”意即用芥子泥敷贴头顶中央。《针灸资生经》称此法为天灸。一般选用大蒜毛茛天南星、蓖蔴子、威灵仙等药物捣泥外敷,或以白芥子、斑蟊研末水调外敷。敷药部位,初起感到发热灼痛,渐至起泡。其敷贴时间长短,是否起泡临床可酌情决定,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哮喘疟疾等。

猜你喜欢

  • 慈宫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 郭履道

    【介绍】:见郭坦条。

  • 瓜萎仁

    出《丹溪心法》。为栝蒌子之别名,详该条。

  • 吸吸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泪空

    见泪孔条。

  • 箕门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之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②经穴名。代号SP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8寸,缝匠肌之内侧;或于血海穴直上6寸处取穴。

  • 小儿推拿

    专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特定推拿方法。见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按摩。由于小儿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也有着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如三关、六府、五经等穴位,分阴阳、开

  • 柔脾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炙甘草、炒白芍药,黄芪各半两,熟地黄一两五钱。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服。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

  • 小横纹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①指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能退热除烦,治口唇破烂,与肾水穴、六腑穴结合使用,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肚腹膨胀等症,《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小横纹,掐之退热除

  • 法征麟

    【介绍】:清医家。字仁源。江苏武进人。家世业医,得家传之秘,视病洞见症结。医德高尚,能急人之难。著有《医学要览》1卷、《伤寒辨证》两卷、《医通摘要》3卷,未见传世。弟公麟、子谦益、复、学山,孙雄,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