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病名。《喉科心法》:“此症从脚跟发起,直至喉间。或一年一发,或半年一发,其病一日行一穴。切忌热物怒气。”详脚跟喉风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症为包块生于颈之两侧,推之可动,形圆而软,遇恼怒愤郁则肿大而痛。宜舒肝解郁,可用丹栀逍遥散化裁。
书名。12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急慢性传染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
见《安徽药材》。即牡荆茎,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二方。枸杞子(酒水拌,分四份。一用小茴香三钱炒,去茴;一用川椒三钱炒出汗,去椒;一用青盐三钱炒;一用黑芝麻三钱炒)八两,白蒺藜四两,当归头(酒炒)、熟地黄各三两,石决明、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能,古通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发病机理的统称。《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素问》又有《病能论篇》,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酒毒湿痰而起,牙龈里两边生痈,致舌短大。”多由风热痰火上灼而成。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粘子解毒汤、甘露消毒丹等加减。参见舌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