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即原蚕沙,详该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对病势深重者,要采取有力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暂不宜过多兼顾。
见《丹溪心法附馀·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
【介绍】:见饶鹏条。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
见清·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即正产。详该条。
【介绍】:清医家。字浩川。广东南海人。嘉庆十年(1805年)经商澳门,习得种牛痘之法,自身试之并及亲友,均无不验,乃于会馆专司其事,历十余年。后将种痘方法详加记述,纂为《引痘略》(1817年)。为我国
见《黑龙江中药》。即獾油,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