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选穴法
即循经选穴法,见该条。
即循经选穴法,见该条。
药物剂型之一。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一名紫金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
证名。见《时方妙用》卷二。指脐腹部疼痛。《医学刍言》:“脐下寒痛、火痛。寒痛乃肾阳虚而阴寒凝结,宜真武汤,或桂枝茯苓汤。又有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点滴胀痛,宜五苓散送下通关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
①泛指胃腔。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列作中脘穴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则作上脘穴之别名。见各该条。
病名。即指疔。详该条。
书名。1卷。清·顾鬘云撰。作者女医家,擅治妇科疾病。本书以妇科及内科杂病为主。记录较详,多为连续就诊的病案,故从中可以看出顾氏辨证用药的层次和思路,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针刺补泻法之一。《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号肃庵,又号洞元真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因病习医,崇信主观唯心论的太素脉,认为太素脉能决生死病夭和预知人事。著有《方书一得》、《太素精要》,皆佚。
病证名。后世亦称正头痛。《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东医宝鉴·外形篇》:“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直入络脑,别下项。其病冲头痛,目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