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肩疽。见该条。
病愈。《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神农本草经》:“扁青,味甘平,主目痛……金创不瘳。”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情志抑郁,心气不足,郁久化火,以致血热,经水不以时下,或适来适断,或暴下不止。治宜大补气血,养胃健脾,结合镇坠心火之剂。方用开郁四物汤(四物汤加香附、白术、黄芪、蒲黄、
《辨证录》卷八方。熟地黄、山药、芡实各一两,沙参、茯苓各五钱,五味子一钱,地骨皮三钱。水煎服。治纵欲过度,梦遗不止,腰足痿弱,骨内酸疼,夜热自汗,终宵不干,肾水涸竭者。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全书条。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阳经别,见该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打伤,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鲜皮,详该条。
见梅师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