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见六译馆医学从书条。
【介绍】:见许观曾条。
阐明气血关系的一种理论。唐容川《血证论》指出血是气的物质基础或依附的根据,血虚则气少,血竭则气脱,血瘀则气滞。治疗上,补气常结合养血,行气通经还须散瘀活血,就是这种理论的运用。
【介绍】:清末医家。字康斋。海盐(今属浙江)人。著有《康斋医案偶存》等书。
见《本草纲目》。为蛤蚧之别名,见该条。
证名。又称脚跟痛。多由肾虚、血热、痰湿所致。《丹溪心法·足跟痛》:“足跟痛,有痰,有血热。”常见足跟一侧或二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张氏医通》卷五:“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
【介绍】:见华自达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